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邮件系统   
校友钟德彪:坚守,闽西这方文化热土
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作者:龙岩开放大学 供稿    编辑:宣传部

钟德彪,武平县人,男,现年55岁,中共党员,2018秋季就读于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先后任武平县教师、党政机关秘书。现为福建省龙岩市闽西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

出版有《闽西近代客家研究》《闽西乡村社会研究》《闽西古村落研究》《闽西民俗大观》《新闻实战》等著作,主编《边城下坝》、“闽西乡村丛书”(四卷本)、“守望探索”(三卷本)、《图说〈元初一〉》《画说闽西》《岐岭颂》《客家祖地与浙西南》《闽西客家山歌人物谱》等著作。多篇新闻作品获福建省好新闻、中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奖项。

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五、第六届理事会主席、第七届理事会兼合式党支部书记,龙岩市第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

福建省龙岩市,因地处福建西南部,称为“闽西”。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二次入闽,进入闽西,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在这里召开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开展著名的才溪乡调查,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在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被誉为“二十年红旗不倒”,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闽西又是客家人的祖籍地,历史上的中原汉人及其后裔,经过西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等三次比较大的迁移,最迟在宋元之际在闽西地域形成客家文化,以文化为标识的客家民系又在历史推衍进程中星散四方,发扬光大,“闽西客家祖地”成为海内外客家人的共识。

闽西日报社主任编辑钟德彪正是在闽西这块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化学者,也是这方文化热土上激情的歌者,还是信念坚定、不忘初心、知行合一、成果丰硕的文化守望者。

钟德彪1987年毕业于龙岩师专中文系文史专业(三年制),先后任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党政机关秘书,1994年进入闽西日报社任编辑记者,长期主持报纸副刊品牌栏目,满腔热情、持之以恒宣传闽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民俗风情、学术动态,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价值理想,融入社会、深入基层、进入乡村采访、采风,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结合个人思考,不但采写了一大批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受到百姓赞誉;还撰写了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特征的红土地、客家学论文,先后出版或主编20多部关乎闽西地方历史文化的著作,受到党史学界、客家学界的充分肯定。

特别爱学习,是钟德彪的人生态度。他总是把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作为座右铭:“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珍惜光阴,热爱学习,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甚至再忙也挤出时间读书学习,是钟德彪的生活常态。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寻、分析各种理论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时刻让自己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前进方向。认真学习钻研新闻理论,提高实战技能;博览群书,广涉历史、文化、党史、客家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养。1996年至1998年,钟德彪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系统研习客家文化;尤其可贵的是,2018年秋季进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以来,钟德彪始终怀有感恩之心,无比珍视难得的学习机会,坚持自学、自觉、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完成布置作业,谦虚好学,成绩优异,2021年被国家开放大学评为优秀毕业生。正如钟德彪所说,“通过开放大学学习,使我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文化认知更加丰满,学习方法更加科学,论文写作更加规范,特别是对文艺理论的系统研习和实践,使自己写出的文艺评论更具质感,更有说服力!”

特别爱工作,是钟德彪的人生追求。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行行出状元”,是钟德彪敬业爱岗的写照,也是释放激情、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他所从事的新闻媒体工作,编稿、写稿、组稿、校稿,环环相扣,日复一日,本身就是高强度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在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还不能有丝毫闪失,可以想象其中的“忙碌”程度,但钟德彪总是信念如磬,兢兢业业,优质高效做好工作、完成任务。在此基础上,钟德彪还承担了其他许多社会工作。面对千头万绪,总是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把每月、每周需要做好的工作单列出来,分好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按时间节点完成;如遇阶段性工作,则实行挂图作业,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工作中,钟德彪总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不厌其烦,反复核对,确保文字表述准确无误。

多少个不眠之夜,伏案疾书;多少次转辗反侧,心有牵挂。从大的文化宣传策划,到活动的每个细节不能疏漏;从一部著作的框架设定,到某个观点的修正、论据的补充、图片的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一件不落;从一张报纸的主题提炼、整体美感,到每个错别字、每一个历史年号的修改校核,念兹在兹,绝不马虎。“爱岗敬业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青丝变成白发,少年成了老年,无怨无悔!”钟德彪感慨道。

特别能奉献,是钟德彪的人生情怀。“不怕吃苦,不怕吃亏!”是钟德彪随时自勉或勉励家人的口头禅,“人生短暂,学习无涯,一个人一定要登高望远,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做自己兴趣的事情,并矢志不渝做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确,生活中的钟德彪,谦虚谨慎,心无旁骛,只要是宣传闽西地方文化的活动,都乐意参与;只要是推动闽西地方文化发展的项目,都乐意承担;只要是提升闽西地方文化的论坛或学术活动,都乐意撰文,不求名利,只问耕耘。正是这种宽阔的襟怀,使文化学术之路越走越宽。个中多少委屈和艰辛,钟德彪都态然处之,勇于跨越。为传承闽西民间文艺,2013年、2018年,兼任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钟德彪主持策划“神奇闽西”第一、二届闽西民间绝艺展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019年、2021年主持策划“闽西儿女唱响《我和我的祖国》”“闽西儿女唱响《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反响强烈,受到社会各界赞誉;继2017年完成65万字的《闽西古村落研究》并正式出版后,2021年再次完成45万字的《闽西民俗大观》一书,使闽西地区业已存在的传统文化事象从固态依附到活态传承有了更加系统、完整、清晰的认知;从2015年策划、主编《图说〈元初一〉》到2018年主编《画说闽西》并正式出版,使闽西地区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并通过精美的图画作品得以呈现、传承,让更多的受众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任龙岩市政协委员以来,先后提交拯救、保护、传承闽西历史文化的提案30多件,或作为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或直接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但要凭丰厚的学识、创新的胆识,还要谦逊的品格、奉献的情怀。

“在开放大学学习,是我一生的荣耀,是弥足珍贵的财富,不论走到哪里,不论取得再大的成绩,我都把开放大学对我的培养、滋养视作珍宝,感恩、感激,坚守闽西这方文化热土,汲取前行的力量!”钟德彪动情地说。

版权所有: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www.bat365.com 
地址:福建 福州桂山路109号 邮编:350013
E-mail:webmaster@fjou.edu.cn
[闽ICP备09037294号-6]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