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12月12日,马克思主义院教师林小慧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巧妙将辩论赛引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激发学习热情,获得理论修养。
课堂上,针对课程“法律与自由”这一章节知识点,林小慧老师设计了“大数据时代下,人是否变得越来越自由”这一辩题,交由学生自主发起,自组队伍参赛,自推主持,自我投票评价结果开展辩论赛,实现了“我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大转变。辩论中,各小组辩手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或是抓住对方漏洞一针见血,或是巧设“陷阱”有力回击。在互动环节,场下同学犀利发问,场上辩手果敢应答,现场高潮迭起、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经过激烈角逐,比赛以现场网络投票方式评比出获胜方以及最佳辩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向阳观摩了课堂教学活动,从赛场礼仪、辩论用词、破题思维等角度作活动点评,并为优胜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秉持学生中心理念,遵循青年学生成长规律,抓住青年学生喜爱沉浸式体验的特征,改变“你讲我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推动被动式接受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模式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政课堂的主角儿。活动后,学生纷纷反映,这样的思政课很有意思,既学到了理论,也放飞了青春的激情。
据悉,学院教师一直以来坚持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的要求,在不同层次、类型的思政课中开展教学创新,广受学生的欢迎。

辩论赛活动现场

罗向阳作点评
